媒體報導,野柳著名地標女王頭,將在十年內因自然風化因素而折斷脖子,進而走入歷史。因為搶救不易,觀光局決定讓女王頭隨生命週期自然風化結束,亦將辦理票選,挑選下一個野柳代言圖騰,據說一顆長得像電影金剛的石頭,有奪標希望。
因為石頭長得像什麼而一躍成為景點,更甚者,還獲得眾人膜拜,再加上一些穿鑿附會的傳說,弄得神秘的不得了。充斥在風景區的 XX 石、OO岩,似乎是華人國家的觀光特色。難道西方國家普遍缺乏這種象形石頭?恐怕不是,我想,相反的,是人家在觀光上所努力的,是更有深度的文化層次,而不是這種吃大自然豆腐的淺碟子觀光。
一狗票的女王頭、青蛙石、天眼石,什麼時候讓旅客深感震驚而印象深刻?但又總要安排來台旅客去參觀這種見仁見智的東西。在歐美的旅遊行程上,幾乎沒有行程是拉幾個鐘頭車去看一顆長得像青蛙的石頭,但卻每每讓觀光客留下深刻印象,文化深度在其中的影響,應該再清楚不過了吧!
整修女王頭?不必了吧,哪只是風化作用下的巧合,有則看之,沒有也無妨。推 "金剛" 成為下一個代表性景點?也省了吧,野柳的美,需要有更具自然角度的詮釋,而不是你看像金剛,他看像大象的一顆石頭來代言。
從 funP 看到這篇文章(http://blog.pixnet.net/rolla/post/17508111),聯想起自己也寫過關於女王頭。幸好當時的想法,今日亦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