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如果死亡來報到

[caption id="attachment_797" align="alignnone" width="486" caption="The Bucket List"]


The Bucket List


[/caption]


看畢「The Bucket List」(中譯片名: 一路玩到掛),感觸良多。


首先是對白中提到人們面對死亡的態度五部曲:「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與接受(acceptance)」。我開始思考,如果我突然被告知死期將近,是否也依循著這五部曲,以及,存活著的這段歲月,意義何在?


人們不常在尚健康時思考死亡,甚至不曾認真想過自己終有一天會死,只有在死期將近時,才猛然驚覺這是個嚴肅無比的議題,是個需要充分時間來準備的議題,倏然面對之下,沿著五部曲來走,是合理且正常的反應。一年前堂嫂忽然過世,她的家庭的反應,的確不脫五部曲的節奏,準確地一一上演。我當時就在想,堂嫂,或是堂哥,是否曾思考過自己會死,是否曾彼此討論過對死亡的看法,現實發生的情節告訴我,沒有,壓根兒沒有。


那我自己呢,認真想過嗎?捫心自省,也沒有。充其量只是自問過,和死亡臨到時的真實感,仍有極大的差距。換句話說,我認為自己並不「認識」死亡,遑論接受與否。


我需要讀書,需要從其中來認識它,也需要尋求神的幫忙,只有祂曾經戰勝死亡。


 書買了,正是提出五部曲作者的三本中譯本「當綠葉緩緩緩落下、天使歸鄉、天使走過人間」。書讀畢後,我依然會相信,死亡是回到主的身邊,等著家人一齊在主的腳邊團聚。


第二個問題是,存活著的這段歲月,意義何在?


反覆想了又想,我歸納出一句簡單的話:「在我死後數年,還會有多少人會暗自紀念我。」


紀念,是很個人化的一種追思。無論是交往時間,或是影響深度,都需達到一定的程度,否則,沒有人會在多年後,依然紀念某個已經逝去的人,尤其在沒有親情關聯的情況下,尤其可貴。


我紀念兩個人。一是小學3-4年級的導師,黃金鳳;一是國中時的英文家教老師,賴都。黃老師給了我開拓自己潛能的自信,賴老師奠定我英語發音的基礎,只要回憶起過去,或是單字的音標圖形自然地浮現在腦海中,我都會紀念起這兩位老師,即使是在數十年之後的今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