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已經1歲9個月了, 最近他開始會表達便便及尿尿的意思! 看了一些專家及醫生所寫的文章, 我想也應該是時候了~
點點自從開始自已走路後, 我也忘了他什麼時候開始都會有一個很好玩的毛病, 就是大便一定會蹲下來, 並且會躲躲藏藏地大便. 像是跑到角落, 或者桌子底下, 甚至把東西圍成一圈, 自己跑到裡面去. 因為這種樣子實在太明顯, 所以大家都知道當他便完站起來時, 就是便好了. 因此, 現在的模式就是等他大便完, 就趕緊幫他換掉.
不過, 這兩週開始, 當他尿尿或者大便完, 他就會跟我說他尿尿或臭臭. 所以, 看起來他已經知道尿布濕濕不舒服的感覺囉~ 現在中部的天氣也已經穿起短袖衣褲了, 應該可以開始訓練他. 但前提是, 要幫點點穿方便穿脫的褲子, 還好小姑有給我很多件當初她訓練宥宥的尿褲, 現在就可以拿來訓練點點囉...
只不過, 希望他不要把便便大到褲子裡啦~ 那真的是太噁心了! 我不要~~~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pxDIWlifGRZNZMoRUZlXlg--/article?mid=1891
轉貼 如何幫助寶寶脫離尿布生活?
臺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 周弘傑醫師
幫助寶寶脫離尿布生活也就是所謂的如廁訓練,一直是父母有些頭痛、又有些難以啟齒的問題。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社會型態的不同,對於小寶寶如廁訓練 的觀念也有很大的改變。當然尿布的材質是其中一項重大的改變。而一直沒變的是來自於長輩的壓力,爺爺奶奶通常較為急於訓練孫子女大小便。到底要如何幫助寶 寶順利地脫離尿布生活,底下就醫學的部分做些探討,希望能提供現代父母一些參考。
何時開始訓練寶寶大小便才適合?
在臨床執業的當中,常常被問到「何時開始訓練寶寶大小便才適合?」這個問題與時代、文化、環境背景息息相關,因為旁人或同儕的壓力深深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兩千年有一項觀察研究發表,細數過去一百年來嬰幼兒如廁訓練的轉變,其中生在1920到1940年代的父母,他們寶寶如廁訓練通常開始於十二到十八個月大時;而生在1960到1980年代的父母對他們寶寶的如廁訓練則通常等到十八個月大以後才開始。
這樣子的轉變主要是瞭解寶寶的如廁行為就如同會走路一樣是一種發展的過程,它的完成須要寶寶動作方面(坐穩、走路、清楚表達自己的慾念、拉下或穿回褲子、括 約肌的收放控制等)與心智方面(自我意像、興趣、保持乾淨的慾念、模仿能力、瞭解便尿意的訊息等)成熟的配合才能達成。有人研究這些能力在一歲半左右開 始,而到三歲左右逐漸發展成熟。既是一種發展的過程,每個小孩的發展速度不一,所以1962年即有劍橋學者提出「以小孩為主的如廁訓練」理論,就是說當小寶寶有某方面的成熟度、準備好了才開始訓練如廁,而不再是以父母的認知來決定開始訓練大小便。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父母開始訓練他們小寶寶如廁集中在兩歲左右。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小孩在平均兩歲四個半月大左右可完成白天的訓練,到了三歲約有百分 之八十的小孩完成了夜間訓練。這研究也發現男孩完成訓練的時間較女孩來得長些;而老大也稍晚於接下來的小孩,父母對老大的如廁訓練也顯得較憂慮。
2003年小兒科知名的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有趣的研究。一項對406個 在十七到十九個月大的小孩開始的觀察研究,發現越早開始介入如廁訓練則越早能完成訓練;但也發現越早開始訓練,其訓練期也較長。而對大多數在二十七個月大 之前的小孩而言,加強性的訓練,指的是每天要求小孩如廁三次以上是無效的。他們的研究同時指出,在這樣的年齡開始介入如廁訓練並未出現反效果。
小寶寶的成熟度的表現
上面說到如廁訓練的開始最好配合小寶 寶的成熟度。過早的訓練除了挫折感大外,通常也有造成便秘、拒絕排便與上廁所等退縮反效果的疑慮,對小孩的壓力也會過大。而太晚訓練也會損及自我的意像。 那麼有那些線索出現可以讓父母知道小寶寶已經可以著手大小便的訓練了?有學者提出底下幾點可供參考:
1. 小寶寶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2. 小寶寶可以將東西放置在它該放的位置。
3. 小寶寶可以獨立自由地表達說「不」。
4. 小寶寶表現出對象如廁的興趣。
5. 小寶寶可以走去坐好。
6. 小寶寶可以表達想要解便的慾念。
7. 小寶寶可以將衣服拉下與拉起。
如何做如廁訓練?
接下來要談的是,如何開始做如廁訓練?
1. 準備屬於小寶寶自己的尿桶或是如廁椅。這如廁椅須穩固且須讓小寶寶雙腳能完全著力之設置。尿桶或是如廁椅可以加上鮮艷的色彩或是聲音來吸引小寶寶的注意與興趣。
2. 將屬於小寶寶自己的尿桶或是如廁椅放置在明顯且方便取得之處,如遊戲房等處。
3. 讓小寶寶逐漸熟悉他自己的尿桶或是如廁椅。可以每天帶他去坐坐看。此時期讓他和衣坐著即可,不用脫褲子坐。主要是讓他熟悉而不要討厭它。所以有人建議父母可以在此時在旁邊講故事,他也可以隨意離開如廁椅。
4. 熟悉他自己的尿桶或是如廁椅之後,可嘗試將尿布拿掉坐在上面。剛開始的順利解便下去,不一定須馬上處理它,因為小寶寶對於這種從自己身體掉下「東西」也許會 有奇怪的感覺。也可以逐漸增加做如廁椅的次數。此時即使已經尿下去或大便了,可以將之丟在馬桶內,然後告訴小寶寶這是它們該是去的地方。
5. 接下來可以在定期地提醒他是否要去尿尿或解便。一些訓練用的褲子可以在此時期介入。
6. 午睡或夜間的訓練通常是在白天已能保持乾淨之後才開始。其完成訓練多在完成日間訓練之後一到兩年內完成。可以提醒他們睡前是否要解便,也可以在清晨時叫醒他們去解便。
以上是些建議,這須逐步而來,也須要時間來達成,更須考量小寶寶的意願而非強迫。
父母親的態度
在訓練小寶寶如廁時雖說以小寶寶自主 性為最大的考量,但是父母親的態度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對於成功與否佔有加減分的效果。首先,父母要有正確的認知,如此才能抵抗外來的壓力,比方說來自長 輩的壓力與同儕的比較。既然每個小孩有其發展的腳步,快一點或慢一點又有何妨?其次,既然如廁訓練須靠小寶寶的發展成熟度,它是發展的一個過程,所以對於如廁訓練的達成應給小寶寶如同看到他們會走路一樣的高興與正向的鼓勵,獎勵如貼紙、玩具或是一個擁抱、一句讚美的話都能強化他們的表現。反觀負向的方式,如懲罰、怒罵不但無益反而會使小寶寶有不好的經驗、甚至退縮。總之,在訓練過程中的挫折不該被小寶寶感覺「我尿濕褲子,我是不是一個壞小孩?」父母的挫折感可以借助專家的諮詢幫助,而非轉移到小寶寶身上。
另外,有兩點須提及的,其中之一是在做如廁訓練時最好避免有生活、環境的大變動,如搬家、上幼稚園等其他壓力事件存在。第二點則是營養的配合也很重要,如富含高纖維的食物在大便訓練時可幫助大便不要過硬、容易排出。
結論
綜合言之,就如我們一直強調的,如廁 訓練的達成是小寶寶發展的一個階段,他們本身的成熟與意願是最主要的考量,應該為他們量身訂做,而非以一概全。不管外界的壓力,好好地陪他們走這段過程, 即使是如廁訓練,你也將發現那成長的喜悅。當然,如果您的小寶貝到四足歲白天仍未能達成脫離尿布,也許可以請教您的小兒科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