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國民所得簡介

何謂國民所得


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 NI)是聯合國所制定的一套制度,主要目的在計算各國國民的平均收入水準,國民所得的計算包括所有本國居民在一段期間內(通常為一年)從事生產的產值,各該國居民生產的產值愈高,或者薪資水準愈高,其國民所得通常也愈高。各國衡量其國民所得時皆以各該國貨幣為衡量單位,惟為了方便各國間相互比較,各國皆會將其計算結果依匯率換算成美元計算,以方便比較。


國民所得如何計算


國民所得範圍包括生產面、分配面與所得面,其計算係以本國居民所經營之事業或機構在國內及國外的農業生產、產品製造或服務的提供所產生的產值,產值的產生結構主要可區分為:土地的投入、勞動力的投入(薪資)、資本的投入(生產設備)以及經營者的付出與智慧。


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


一個國家的國民所得愈高者,理論上其人民的生活水準也愈高,這是從直覺上來看,然而,如果社會上的貧富差距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而擴大,那麼,國民所得的增加,就不必然使人民的生活水準提升,因為所增加的金額,大部分都是集中在金字塔頂端,不到1%的高所得者身上,其他所得沒有增加或僅少許增加的人,相對之下反而更貧窮,這時平均國民所得的增加,不但不能使人民生活水準提升,社會安和樂利,反而會因貧富差距的擴大,而容易造成社會的衝突與對立,尤其在現在資訊透明,媒體推波助瀾之下,更是讓會讓衝突的產生變的更容易與範圍更大,因此,平均國民所得的增加並不必然帶來生活水準的提升,要想提昇人民的生活水準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社會的貧富差距的控制。


國民所得與物價


各國在計算國民所得時由於係以各該國貨幣為衡量單位,因此並未考量物價上的差異,例如假設台灣2007年的平均國民所得為一萬美元,韓國2007年為二萬元,但是,如果一公斤稻米在台灣的售價是10美元,而在韓國是30美元,這時,雖然韓國的國民所得為台灣的2倍,但是其物價為台灣的3倍,結果韓國人民以其所得所能購買的物資反而較台灣人民來的少,這就是各國國民所得比較上的假象,國民所得較高的國家,其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不必然較高,因為各國的物價不同,因此會有這樣的情形。


為了能真實比較各國國民所得的高低,國際貨幣基金(IMF)推出一套將前述的國民所得以各國物價轉換為實質國民所得的方法,這個方法稱為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由於各國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資不同,因此PPP並不是直接比較相同物品在各國的物價,而是比較各國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資的種類、數量及價格的組合,這些物資包括食衣住行等方面。舉例而言,台灣2005年國民所得為15,714美元,韓國為16,308美元,如不比較物價,則韓國2005年的國民所得較台灣高,但是,經購買力平價轉換以後台灣為27,572美元,韓國則為20,590美元,反而較台灣為低,由此可見,生活水準的高低,必需國民所得與物價指數二者同時考量。


國民所得計算上的困境與迷思


國民所得的計算因為是以各該國貨幣來衡量,因此無法以貨幣衡量的生產,便難以計入國民所得衡量,例如志工所提供的志願服務,另外有些項目雖可以貨幣衡量,但因為資料收集不容易,或者難以計算,因此並未被計入國民所得中,包括家庭中夫妻雙方在家事上的付出,以及所謂的地下經濟,包括夜市、路邊攤與非法交易(指毒品及槍械交易等)。

1 則留言:

  1. 期待將來有「基尼(Gini)係數」部份的論述。

    回覆刪除